基本概况
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机器人工程、物联网工程、安全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七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工程专业获批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专设点、浙江省“十二五”普通本科高校新兴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温州市第三批特色优势专业立项建设。2023年,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分别与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温岭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方向)专业开展中职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招生。学科建设方面,2023我校正式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机械工程成为学校首批专业学位建设学科。学院目前拥有在校生1800余人,校内实训基地近一万平方米,建有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工程训练中心以及工程基础实验室、工业自动化实验室、创新设计实验室、机械测绘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电气安全实验室、机器人专业中心实验室等40余个专业实验。在校外实践基地方面,建有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浙江省“五个一批” 人机共融系统与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浙江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恒丰泰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温州市应急科普教育基地、校级智能包装装备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及20余个院级校外实践基地。在产教融合方面,学院建有浙江省智能电气产业学院、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智能装备方向)以及温州市劳模工匠电气产业人才学院。学院秉承“学以致用、求实创新”的治学理念,培养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师资力量
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现有职教职工74人。教师中教授4人、硕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2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人。其中“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2人、青年优秀人才1人,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浙江省“三育人”岗位建功活动先进个人1人,温州市最受欢迎的十佳在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1人。学院实施开放的引才理念,聘请了多位国内知名的教授或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或特聘教授,其中包含2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在教师培育方面,近年来我院专任教师先后获省青教赛二等奖1项、省高校微课比赛二等奖1项、省 “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科学家精神宣讲大赛金奖1项等多项荣誉;同时我院重视“双师型”教师培育,先后选派多名专任教师挂职企业担任技术顾问,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目前“双师型”教师占全部专任教师的一半以上。
科研成果
近5年来,学院先后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青年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温州市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4项以及其它厅局级项目30余项,累计科研进款总额达到1000余万元。在学术成果方面,发表nature子刊、AM等高水平SCI收录论文51篇,获批美国发明专利2件,国内发明专利66件,实用新型专利200多件。社会服务方面,在地方企业建立温州市博士创新站6家,覆盖智能装备、新材料、泵阀、汽车零部件等温州支持产业,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35项,累计到账经费300余万元。
学科竞赛
学院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以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近5年来学科竞赛获得各类国家级、省级以上奖项40余项。先后获得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银奖、浙江省国际“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浙江省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 二等奖、浙江省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浙江省蓝桥杯大赛竞赛一等奖,浙江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中国节能竞技大赛第二名(高校纯电动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三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项。学生获授权专利50余项。
学院特色
引进来,资源共享补齐短板快发展;
走出去,校企深度合作共赢共发展。
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非常注重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大背景下,学院考虑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进行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科技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校内校外师资队伍和资源共享与互补,实现了按行业及社会需求补短板快发展、校企深度合作共赢共发展的专业建设新模式。
2024.09更新